应急科普 | 第35个国际减灾日,这些防灾减灾知识请牢记!_

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,严重影响经济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。

 

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。灾害种类多、分布地域广、发生频率高、造成损失重。地震、洪水、泥石流……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并威胁到我们的生命。

 

大家熟知的“全国防灾减灾日”是5月12日

你知道“国际减灾日”是哪一天么?

关于“国际减灾日”一起来了解下

 

国际减灾日的设立:1989年,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,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。自2009年起,联合国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13日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,简称“国际减灾日”,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,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。

 

自然灾害: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,包括干旱、高温、低温、寒潮、洪涝、山洪、台风、龙卷风、火焰龙卷风、冰雹、霜冻、暴雨、暴雪、冻雨、大雾、大风、结冰、霾、雾霾、地震、海啸、泥石流、浮尘、扬沙、沙尘暴、雷电、雷暴、球状闪电、火山喷发等。

 

 

 

Copyright @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锐警少年警训(广东)教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39522号